法律知识
遗产
2025-05-21 14:45:05 平台律师整理
导读:
在法律语境中,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依照继承法规定可以转移给他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展开全文

在法律语境中,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依照继承法规定可以转移给他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一、遗产的法律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关键点:

时间限定:遗产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生前处分(如赠与)或死亡后取得的财产(如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

合法性:非法财产(如走私物品、赃款)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可转移性:与被继承人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如退休金、抚恤金)或具有特定属性的财产(如宅基地使用权),需按法律规定判断是否可继承。


二、遗产的范围(常见类型)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遗产通常包括:


财产权利

1.现金、存款、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

2.房屋、车辆、家具、珠宝等实物资产;

3.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益(如稿费、专利许可费)。


财产义务

1.被继承人生前合法债务(继承人需在继承遗产范围内偿还)。

2.其他合法财产

3.个人承包收益(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收益);

4.虚拟财产(如具有经济价值的网络账号、游戏装备,需结合具体法规判断)。


三、不属于遗产的情形

专属于被继承人的人身权利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抚恤金、丧葬费(用于特定用途,不属于遗产)。


特定财产权利

1.宅基地使用权(仅限本集体成员享有,一般不能继承,但地上房屋可继承);

2.人身保险金(指定受益人的,保险金归受益人所有,不属于遗产)。

3.非法财产

4.赌资、贪污受贿所得等违法财产。


四、遗产继承的核心规则

1.继承开始时间: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2.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优先按被继承人有效遗嘱分配遗产;

法定继承:无遗嘱或遗嘱无效时,按法定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3.遗产分割原则:

先清偿债务,再分割遗产;对胎儿、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


以上是关于遗产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萤火法务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知识推荐
不正当竞争
商业秘密
卖礼品卡为什么被判非法经营
2025-01-22
儿子不赡养父母怎么办、该上哪个部门告儿子
可以到居委会,或村委会请求帮助调节。达不到目的,可以到本地法院提出诉讼。
可能感兴趣
萤火法务 法律知识 遗产
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2003-2026 萤火法务 皖ICP备2020017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