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人所得税
2025-05-22 14:41:44 平台律师整理
导读: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 2025 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居民个人需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综合所得合并计税,按年汇算清缴。
展开全文

一、定义与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 2025 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居民个人需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综合所得合并计税,按年汇算清缴。


二、征税范围

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包括: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

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个人独资企业 / 合伙企业所得;

其他所得: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 / 转让、偶然所得等。


三、税率结构(2025 年最新)

(一)综合所得适用税率(居民个人)

综合所得按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分为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第 1 级: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6,000 元的部分,税率 3%,速算扣除数 0 元;

第 2 级:超过 36,000 元至 144,000 元的部分,税率 10%,速算扣除数 2,520 元;

第 3 级:超过 144,000 元至 300,000 元的部分,税率 20%,速算扣除数 16,920 元;

第 4 级:超过 300,000 元至 420,000 元的部分,税率 25%,速算扣除数 31,920 元;

第 5 级:超过 420,000 元至 660,000 元的部分,税率 30%,速算扣除数 52,920 元;

第 6 级:超过 660,000 元至 960,000 元的部分,税率 35%,速算扣除数 85,920 元;

第 7 级:超过 960,000 元的部分,税率 45%,速算扣除数 181,920 元。

注:应纳税所得额 = 年收入额 - 6 万元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扣除。

(二)经营所得适用税率

经营所得按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分为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第 1 级: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00 元的部分,税率 5%,速算扣除数 0 元;

第 2 级:超过 30,000 元至 90,000 元的部分,税率 10%,速算扣除数 1,500 元;

第 3 级:超过 90,000 元至 300,000 元的部分,税率 20%,速算扣除数 10,500 元;

第 4 级:超过 300,000 元至 500,000 元的部分,税率 30%,速算扣除数 40,500 元;

第 5 级:超过 500,000 元的部分,税率 35%,速算扣除数 65,500 元。

注:个体工商户 / 个人独资企业可选择核定征收(行业税率 1.5%-2.5%)。

(三)其他所得税率

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预扣预缴税率为 20%-40%,并入综合所得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 / 转让、偶然所得:适用 20% 比例税率。


四、税收优惠政策(2025 年调整)

(一)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

1.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扣除额从 1,000 元增至 2,000 元,覆盖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及全日制学历教育;

2.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每月扣除额从 2,000 元上调至 3,000 元;非独生子女分摊 3,000 元 / 月,每人最高 1,500 元;

3.大病医疗: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超过 1.5 万元的部分,最高可扣除 8 万元;

4.住房贷款利息:首套房贷利息每月定额扣除 1,000 元(最长 240 个月)。

(二)其他扣除项目

个人养老金:每年最高扣除 12,000 元,享受递延纳税优惠;

税优健康险:每年最高扣除 2,400 元,需凭税优识别码申报。


五、申报流程(2025 年新规)

(一)汇算清缴时间

2024 年度汇算:2025 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其中 3 月 1 日至 20 日需通过个人所得税 APP 预约办理。

(二)申报方式

自行申报:通过个人所得税 APP 或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填写收入、扣除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应退 / 补税额;

单位代扣代缴:由任职单位通过扣缴客户端集中申报,员工需在次年 3 月前确认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三)退税与补税规则

退税条件:已预缴税额超过应纳税额者可申请退税;

补税限制:年收入≤12 万元或补税金额≤400 元者可免于汇算;超过标准者需在 6 月 30 日前完成补税;

违规风险:虚假填报专项附加扣除可能面临税款追缴、滞纳金或罚款。


六、法律责任与权益保障

1.未申报或虚假申报:税务机关可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纳入信用记录;情节严重者公开曝光;

2.信息保密: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需依法保护纳税人隐私,禁止通过非官方渠道索要个人信息;

3.救济途径:纳税人对税务处理决定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以上是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萤火法务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知识推荐
事实劳动关系
违约金
卖礼品卡为什么被判非法经营
2025-01-22
儿子不赡养父母怎么办、该上哪个部门告儿子
可以到居委会,或村委会请求帮助调节。达不到目的,可以到本地法院提出诉讼。
可能感兴趣
萤火法务 法律知识 个人所得税
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2003-2026 萤火法务 皖ICP备2020017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