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十七)
2012-12-12 00:52:00 平台律师整理
导读: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十七)21涵洞17221.1一般规定21.1.1涵洞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资料进行现场核对,核对时还需注意农田排灌的要求,如确需变更设计时,可按有关变更设计的规定办理。21.1.2地形复杂处的陡峻沟谷涵洞、斜交涵洞、平曲线和纵坡上的涵洞,应先绘
展开全文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十七)

21涵洞

172

21.1一般规定

21.1.1涵洞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资料进行现场核对,核对时还需注意农田排灌的要

求,如确需变更设计时,可按有关变更设计的规定办理。

21.1.2地形复杂处的陡峻沟谷涵洞、斜交涵洞、平曲线和纵坡上的涵洞,应先绘

出施工详图,然后再依图放样施工。

21.1.3涵洞中线和墩台位置的测定应按第3章的有关规定办理。

21.1.4涵洞(基础和墙身)沉降缝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填缝料

应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性,并应填塞紧密。沉降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

定时,可采用20~30mm。预制涵管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

21.1.5防水层的设置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水层的材料可用沥青、油毛毡、防水

布、水泥砂浆、三合土等,应按设计要求和工地具体情况选用。

21.1.6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

进行回填土,回填土应按第13.5.2条和第21.3.7条的规定办理。涵洞处路堤缺口

填土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设

计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夯(压)实,填土的具体方法应按照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

术规范》(JTJ33)的有关规定办理。

用机械填土时,除应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涵洞顶上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

1m时,才允许机械通过。

21.1.7涵洞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游导流排水系统(天沟、侧沟、排

水沟、取土坑等)的连接应圆顺、稳固,保证流水顺畅,避免水流损害路堤、村

舍、农田、道路等。

21.1.8涵洞冬期施工应按本规范第14章的有关规定办理。

21.2管涵

21.2.1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

斜交角度进行处理。

2管壁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mm×30mm,

其深度不得超过l0mm;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

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3管节各部尺寸不得超过表21.2.1规定的允许偏差。

表21.2.1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mm)

管节长度0~10管壁厚度-3,正值不限

内(外)直径不小于设计值顺直度矢度不大于0.2%

4管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管节外壁必须注明适用的管顶填土高度,相同的管节应堆置在一处,以便

于取用,防止弄错。

21.2.2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措施,避免管节损坏。

21.2.3当管涵设计为混凝土或砌体基础时,基础上面应设置混凝土管座,其顶部

弧形面应与管身紧密贴合,使管节受力均匀。基底处理和混凝土浇筑应分别按本

173

规范第4章和第11章的有关规定办理。当管身直接搁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

照设计要求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安装管节

时应注意保持完整。若管底土层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按照第4章有关规定

进行处理或加固。

21.2.4安装管节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应注意按涵顶填土高度取用相应的管节。对管节应按第21.2.1条检查合格

后方可使用。

2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内壁齐

平,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3对插口管,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并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用沥青、

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不得有裂缝、空鼓、漏水等现象;对平接管,接缝宽度应

不大于10~20mm,禁止用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洞长度要求;接口表面应平整,

并用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

21.3拱涵、盖板涵

21.3.1拱涵、盖板涵施工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0章和第11章的有关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拱圈和出人口拱上端墙的施工,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进行。

2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拱圈和盖板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施工宜连续进行,避免

施工接缝,当涵身较长时,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接缝应设在涵身沉降缝处。

21.3.2就地浇筑的拱涵和盖板涵,宜采用组合钢模板,在缺乏钢木材料的情况下,

可采用全部土胎。

21.3.3采用土胎建造拱圈或盖板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当用松散沙石料堆筑土胎时,表面应包300mm厚粘土保护层。

2土胎填土应在涵台砌筑砂浆或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

强度的75%以后进行,应分层夯填,每层厚度宜为0.2~0.3m,土的压实度

应在90%以上。

有条件时,涵台外侧的填土可与土胎填土同时进行。涵台高度较高,采取土

胎单侧填工时,应验算涵台的稳定性。

3填土宽度应伸出端墙外0.5~1.0m,并保持1∶1.5的边坡。土胎顶部应用

样板拉线进行检查校正。

4土胎表面应设保护层,保护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适当的光滑度,并易于

脱模。

5施工时应防止土胎被水浸蚀。

21.3.4当河沟中有少量流水而采用土胎施工时,除采用木排架土胎外,亦可根据

水流大小,在全填ii胎下设渗水沟,埋设钢筋混凝土管、瓦管或用木料做成三角

形泄水孔。

21.3.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圈和盖板的施工,应按本规范第15章有关规定办理。

预制涵洞盖板时,应注意检查上下面的方向,斜交涵洞应注意斜交角的方向,避

免发生反向错误。[page]

21.3.6预制拱圈和盖板的安装应注意下列事项:

1成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搬运安装。

2成品安装前,应检查成品及拱座、墩、台的尺寸。

3安装后,成品拱圈和盖板上的吊装孔,应以砂浆填塞,如系吊环应锯掉。

174

4拱座与拱圈、拱圈与拱圈的拼装接触面,应先拉毛或凿毛(沉降缝处除外),

安装前应浇水湿润,再以M10水泥砂浆砌筑。

21.3.7拱架拆除和拱顶填土的时间应符合下列条件:

1拱圈砌筑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除拱架,达到

设计强度后,方可回填土。

2在拱架未拆除的情况下,拱圈砌筑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

%时,可进行拱顶填土,但在拱圈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拆除拱架。

21.4倒虹吸管

21.4.1倒虹吸管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圆管,进出水口必须设置竖井,包括

防淤沉淀井。施工时管节接头及进出水口砌缝应特别严格,不漏水。填土覆盖前

应做灌水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填土。

21.4.2倒虹吸管如须在冰冻期施工时,除应按照本规范第14章的规定办理外,

还应在冰冻前将管内积水排出,以防冻裂。

21.4.3倒虹吸管的进出水口应在竣工后及时盖上。

21.5质量标准

21.5.1管涵施工质量标准如下:

1各部尺寸允许偏差参见表21.5.1。

表21.5.1管涵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轴线偏位50

流水面高程±20

涵管长度+l00,-50

管座宽度(包括基础)≥设计值

3(相邻管节面错口管径≤1.0m)

(应下游低于上游)5(管径>1.0m)

2管身顺直,进出水口平整,无阻水现象。

3帽石及一字墙或八字墙平直,无翘曲现象。

21.5.2拱涵、盖板涵施工质量标准如下:

1各部尺寸允许偏差参见表21.5.2-1及表21.5.2-2。

2涵身顺直,涵底铺砌紧密平整,拱圈圆滑。

3进出水口与上下游沟槽连接圆顺,流水畅通。

表21.5.2-1拱涵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轴线偏位30

流水面高程±20

跨径±20

拱圈厚度混凝土±15

175

石料±20

涵台尺寸±20

长度+100,-50

砌体平整度20

表21.5.2-2盖板涵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明涵20轴线偏位

暗涵50

结构尺寸±20

流水面高程±20

长度+100,-50

孔径±20

明涵±20顶面高程

暗涵±50

21.5.3倒虹吸管施工质量标准如下:

1各部尺寸允许偏差参见表21.5.3-1。

2灌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见表21.5.3-2。

表21.5.3-1倒虹吸管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轴线偏位30

流水面高程±20

管相邻管节内径≤1.0m3

底面错口管径>1.0m5

长、宽±20竖井尺寸

直径±20

竖井顶部高程±20

井底高程±15

表21.5.3?2倒虹吸管灌水试验允许渗水量

允许渗水量(混凝土和钢筋

混凝土)

允许渗水量(混凝土和钢

筋混凝土)管径

(m)

(m3/d?km-1)(1/h?m-1)

管径

(m)

(m3/d?km-1)(1/h?m-1)

0.50220.91.50421.7

0.70261.12.00522.1

1.00321.32.20562.3

1.20361.52.40602.5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知识推荐
微信威胁恐吓他人构成什么罪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卖礼品卡为什么被判非法经营
2025-01-22
儿子不赡养父母怎么办、该上哪个部门告儿子
可以到居委会,或村委会请求帮助调节。达不到目的,可以到本地法院提出诉讼。
可能感兴趣
萤火法务 法律知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十七)
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2003-2026 萤火法务 皖ICP备2020017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