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十)
2012-12-12 00:52:00 平台律师整理
导读: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十)13砌体13.1一般规定13.1.1本章适用于用砌石及混凝土预制块砌筑的公路桥涵拱圈、墩台、挡土墙及其附属工程等的施工。13.1.2天然地基上的基础砌体,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第4章的有关规定,对基坑进行检查和处理。13.1.3砌体沉降缝、伸
展开全文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十)

13砌体

13.1一般规定

13.1.1本章适用于用砌石及混凝土预制块砌筑的公路桥涵拱圈、墩台、挡土墙及

其附属工程等的施工。

13.1.2天然地基上的基础砌体,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第4章的有关规定,对基坑进

行检查和处理。

13.1.3砌体沉降缝、伸缩缝、泄水孔及防水层的设置,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

13.2材料

13.2.1石料的要求

1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石

料强度、试件规格及换算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强度的测定应按现行《公路工程

85

石料试验规程》(JTJ054)执行。

2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除干旱地区的不受冰冻部位或根据以往

实践经验证明材料确有足够抗冻性者外,所用石料及混凝土材料须通过冻融试验

证明符合表13.2.1的抗冻性指标时,方可使用。

表13.2.1石料及混凝土材料抗冻性指标

结构物类别大、中桥小桥及涵洞

镶面或表层5025

注:抗冻性指标系指材料在含水饱和状态下经-15℃的冻结与融化的循环次

数。试验后的材料应无明显损伤(裂缝、脱层),其强度不低于试验前的0.75倍:

3片石:一般指用爆破或楔劈法开采的石块,厚度不应小于150mm(卵形和

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

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

4块石:形状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

厚度200~300mm,宽度约为厚度的1.0~1.5倍,

长度约为厚度的1.5~3.0倍(如有锋棱锐角,应

敲除)。块石用做镶面时,应由外露面四周向内

稍加修凿,后部可不修凿,但应略小于修凿部。

其加工形状如图13.2.1所示。

5粗料石:是由岩层或大块石料开劈并经粗略修凿而成,外形应方正,成六

面体,厚度200~300mm,宽度为厚度的1~1.5倍,长度为厚度的2.5~4倍,

表面凹陷深度不大于20mm。加工镶面粗料石时,丁石长度应比相邻顺石宽度至

少大150mm,修凿面每l00mm长须有錾路约4-5条,侧面修凿面应与外露面垂

直,正面凹陷深度不应超过15.0mm,加工精度应如图13.2.2所示。

镶面粗料石的外露面如带细凿边缘时,细凿边缘的宽度应为30~50mm。

6拱石:可根据设计采用粗料石、块石或片石;拱石应立纹破料,岩层面应

与拱轴垂直,各排拱石沿拱圈内弧的厚度应一致。用粗料石砌筑曲线半径较小的

拱圈,辐射缝上下宽度相差超过30%时,宜将粗料石加工成如图13.2.3所示的

楔形,其具体尺寸可根据设计及施工条件确定,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厚度t1不应小于200mm,t2按设计或施工放样确定;

(2)高度h应为最小厚度t1的1.2~2.0倍;

(3)长度l应为最小厚度t1的2.5~4.0倍。

7桥涵附属工程采用卵石代替片石时,其石质及规格须符合片石的规定。

13.2.2混凝土预制块的要求

86

混凝土预制块砌体形状、尺寸应统一,其规格应与粗料石相同,砌体表面应

整齐美观。预制块做拱石时,混凝土块可提前预制,使其收缩尽量消失在拱圈封

顶以前,避免拱圈开裂;蒸汽养护混凝土预制块可加速收缩,可按试验确定提前

时间。

13.2.3砂浆的技术要求

1砌筑用砂浆的类别和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砂浆强度等级以M××表

示,为70.7mm×70.7mm×70.7mm试件标准养护28d的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标准养护条件如下:

(1)水泥石灰等混合砂浆养护温度20±3℃,相对湿度60%~80%;

(2)水泥砂浆和微沫水泥砂浆养护温度20±3℃,相对湿度为90%以上;

(3)常用的砂浆强度等级分别为M20,M15,MI0,M7.5,M5,M2.5六个等

级。

2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的质量标准宜符合混凝土工程相应材料的

质量标准。砂浆中所用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当缺乏中砂及粗砂时,在适当增

加水泥用量的基础上,也可采用细砂。砂的最大粒径,当用于砌筑片石时,不宜

超过5mm;当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时,不宜超过2.5mm。如砂的含泥量达不

到混凝土用砂的标准,当砂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M5时,可不超过5%,小于

M5时可不超过7%。

3石灰水泥砂浆所用生石灰,应成分纯正,锻烧均匀、透彻。一般宜熟化成

消石灰粉或石灰膏使用,也可磨细成生石灰粉使用。

消石灰粉和石灰膏应通过网筛过滤,并且石灰膏应在沉淀池内储存14d以

上。磨细生石灰粉应经4900孔/cm2筛子过筛。生石灰及消石灰粉的技术指标见

附录H。

4砂浆的配合比可通过试验确定,可采用质量比或体积比,并应满足该规范

中技术条件的要求。当变更砂浆的组成材料时,其配合比应重新试验确定。

5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用于石砌

体时宜为50~70mm,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大。零星工程用砂浆的稠度,也可用

直观法进行检查,以用手能将砂浆捏成小团,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铲上流

下为度。

6为改善水泥砂浆的和易性,可掺人无机塑化剂或以皂化松香为主要成分的

微沫剂等有机塑化剂,其掺量可参照生产厂家的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为水

泥用量的0.5/10000~1.0/10000(微沫剂按100%纯度计)。采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微沫剂宜用不低于70℃的水稀释至5%~10%的浓度,稀释后存放不宜超

过7do

2)宜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宜为3~5min。

7砂浆配制应采用质量比,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page]

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内使用完毕。在运输过程或在贮

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13.2.4小石子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1小石子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材料规格和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本规范第

11章的有关规定。

2小石子混凝土的粗骨料可采用细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

3小石子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50~70mm(片石砌

体)或70~l00mm(块石砌体)。为改善小石子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节约水泥,

87

可通过试验,在拌和物中掺人一定数量的减水剂等外加剂或粉煤灰等混合材料。

13.3浆砌石块及混凝土预制块墩台、挡土墙

13.3.1一般要求

1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2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基础,应先将基底表面

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

3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但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

一般不宜超过1.2m;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

一致。

4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

连成一体。砌体外露面镶面种类应符合设计规定,位于流冰或有严重漂流物河中

的墩台,宜选用较坚硬的石料或高强度混凝土预制块进行镶砌。砌体里层应砌筑

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

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0mm的空缝备作

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5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

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

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用小石子混凝土塞竖缝时,应以扁铁捣实。

6砌筑上层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

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13.3.2浆砌片石的技术要求

1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

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2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

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0mm,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时,

可为30~70mm。

3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

锐突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

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13.3.3浆砌块石的技术要求

1石块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应大致一致。外圈定位行和镶面石块,应了顺

相间或两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

80mm。

2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0m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用小石子

混凝土砌筑时不应大于50mm。

13.3.4浆砌粗料石及混凝土预制块的技术要求

1砌筑前,应先计算层数,选好料,砌筑时应严格控制平面位置和高度。镶

面石应一顺一丁排列,砌缝应横平竖直。砌缝宽度,当为粗料石时不应大于

20mm,当为混凝土砌块时不应大于l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l00mm,

同时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不宜有竖缝。砌体里层为浆砌块石时,其要求同13.3.3

条第2款。

2桥墩破冰体镶面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破冰棱与垂线的夹角大于20°时,破冰体镶面横缝应垂直于破冰棱;夹角

88

小于等于20°时,镶面横缝可成水平。

2)破冰体镶面的砌筑层次应与墩身一致。

3)砌缝宽度为10~12mm。

4)不得在破冰棱中线上及破冰棱与墩身相交线上设置砌缝。

13.4浆砌石块及混凝土预制块拱圈

13.4.1一般要求

1拱圈和拱上结构所用砌块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施工时应按设计留置施

工预拱度。

2砌筑拱圈工作开始前,应先详细检查拱

架和模板,在质量和安全等各方面均符合要求

后方可开始砌筑。

3拱圈的辐射缝应垂直于拱轴线,辐射缝

两侧相邻两行拱石的砌缝应互相错开(同一行

内上下层砌缝可不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

l00mm,错缝规则见图13.4.1。

4浆砌粗料石和混凝土预制块拱圈的砌缝

宽度应为10~20mm,块石拱圈的砌缝宽度不

应大于30mm,片石拱圈的砌缝宽度不应大于

40mm。用小石子混凝土砌块石时,不应大于

50mm。

5砌筑各类浆砌拱圈时,对于不甚陡的辐

射缝,应先在侧面已砌拱石上铺浆,再放拱石

挤砌;辐射缝较陡时,可在拱石间先嵌入木条,

再分层填塞,捣实砂浆。

13.4.2砌筑程序

1砌筑拱圈前,应根据拱圈跨径、矢高、厚度及拱架的情况,设计拱圈砌筑

程序,砌筑时,须设置变形观测缝,随时注意观测拱架的变形情况,必要时对砌

筑程序进行调整,控制拱圈的变形。

2跨径≤l0m的拱圈,当用满布式拱架砌筑时,可从两端拱脚起顺序向拱顶

方向对称、均衡地砌筑,最后砌拱顶石。当用拱式拱架砌筑时,宜分段、对称地

先砌拱脚段和拱顶段,后砌1/4跨径段。

3跨径13~20m的拱圈,不论用何种拱架,每半跨均

应分成三段砌筑(如图13.4.2),先砌拱脚段(Ⅰ)和拱顶段

(Ⅱ)、后砌1/4跨径段(Ⅲ),两半跨应同时对称地进行。[page]

隔开砌的拱段,其倾斜角大于砌块与模板问的摩擦角

时,应在拱段下侧临时设置支撑。

4跨径≥25m的拱圈,砌筑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一

般采用分段砌筑或分环分段相结合的方法砌筑,必要时应对拱架预加一定的压

力。分环砌筑时,应待下环砌筑合龙、砌缝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

后,再砌筑上环。

5多孔连续拱桥拱圈的砌筑,应考虑连拱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砌筑程序。

13.4.3空缝的设置和填塞的技术要求

1砌筑拱圈时,应在拱脚、拱顶石两侧、分段点等部位临时设置空缝;小跨

89

径拱圈不分段砌筑时,应在拱脚附近临时设置空缝。

2设置和填塞空缝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空缝的宽度,在拱圈外露面应与相应类别砌块的一般砌缝相同。当拱圈为

粗料石时,为便于砂浆的填塞,可将空缝内腔宽度加大至30~40mm。为保证空

缝的宽度,当拱圈跨径≥16m时,拱脚部位附近的空缝宜用铸铁垫隔,其他部位

的空缝可用M2.5水泥砂浆块垫隔。

2)用于空缝两侧的拱石,靠空缝一面应加工凿平。

3)空缝的填塞,应在砌缝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填塞时应分

层捣实。

4)填塞空缝可使用M2.5以上或体积比为1∶1的半干硬水泥砂浆,砂子宜用

细砂或筛除较大颗粒的中砂。

5)空缝的填塞顺序视具体情况确定,可由拱脚逐次向拱顶对称填塞,或先填

塞拱脚处,次填塞拱顶处,然后自拱顶向两端对称逐条填塞,所有空缝也可同时

填塞。

13.4.4拱圈合龙及拱上结构砌筑的技术要求

1拱圈封拱合龙时的温度、砂浆强度和封拱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

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封拱合龙宜在接近当地年平均温度或5~15℃时进行。

2)分段砌筑的拱圈应待填塞空缝的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进行,采

用刹尖封顶的拱圈应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进行。

3)封拱合龙前用千斤顶施加压力的方法调整拱圈应力时,砂浆强度应达到设

计强度。

2拱上结构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拱上结构在拱架卸架前砌筑时,应待拱圈合龙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

%以上后进行。

2)当先松架后砌拱上结构时,应待拱圈合龙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

上后进行。

3)采用分环砌筑的拱圈,应待上环合龙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

进行。

4)采用施加压力调整拱圈应力时,应待封拱砂浆强度达到设计的规定后砌筑

拱上结构。

5)拱上结构一般应由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砌筑。

13.4.5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拱圈的技术要求

1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片石拱圈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靠拱模一面,应选用底面较大且较平整的石块,必要时稍加修整,拱背面

则应大致平顺。

2)砌缝中的小石子混凝土,应先铺放一部分再填塞,以达到饱满、密实。较

宽的竖缝,可在填塞小石子混凝土的同时,填塞一部分小石块,将砌缝挤满。

3)砌筑中设置空缝时,在空缝两侧应选用较大和较平整的石块。

2用小石子混凝土砌块石拱圈时,块石靠拱模一面应稍加修整,砌缝宽度不

应大于50mm,砌筑注意事项可参照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片石拱圈的有关规定。

13.5桥涵附属工程

13.5.1砌体工程的技术要求

90

1石砌锥坡、护坡和河床铺砌层等工程,必须在坡面或基面夯实、整平后,

方可开始铺砌。

2片石护坡的外露面和坡顶、边口,应选用较大、较平整并略加修凿的石块。

3浆砌片石护坡和河床铺砌,石块应相互咬接,砌缝砂浆饱满,砌缝宽度40~

70mm。浆砌卵石护坡和河床铺砌层,应采用栽砌法,砌块应互相咬接。

4干砌片石护坡及河床铺砌时,铺砌应紧密、稳定、表面平顺,但不得用小

石块塞垫或找平。干砌卵石河床铺砌时,应采用栽砌法。用于防护急流冲刷的护

坡、河床铺砌层,其石块尺寸不得小于有关规定。

5铺砌层的砂砾垫层材料,粒径一般不宜大于50mm,含泥量不宜超过5%,

含砂量不宜超过40%。垫层应与铺砌层配合铺筑,随铺随砌。

6防护工程采用石笼时,除应符合设计规定外,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石笼的构造、形状及尺寸应适应水流及河床的实际情况。

2)笼内石料一般用片石和大卵石,石块尺寸须大于笼网孔眼。

3)笼内石块应塞紧、装满,笼网应锁口牢固。

4)石笼应铺放整齐,笼与笼间的空隙应用石块填满。

13.5.2填土工程的技术要求

1桥涵台背、锥坡、护坡及拱上各种填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不得采用含

有泥草、腐殖物或冻土块的土。

2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应自台身起,顶面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底

面不小于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锥坡填土应与台背填

土同时进行,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3台背填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与安全,应严格控制分层厚

度和密实度,应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每50m2检验1点,不足50m2

时至少检验1点,每点都应合格,宜采用小型机械压实。透水性材料不足时,可

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稳定土回填;回填土的分层厚度宜为0.1~0.2m。高速公路和

一级公路的桥台、涵身背后和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

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其他公路为93%。软土地基的台背填土应符合设计要

求。

4台背填土的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拱桥台背填土宜在主拱圈安装或砌筑以

前完成;梁式桥的轻型桥台台背填土,宜在梁体安装完成以后,在两侧平衡地进[page]

行;柱式桥台台背填土,宜在柱侧对称、平衡地进行。

13.6砌体勾缝及养护

13.6.1砌体勾缝,除设计有规定者外,一般可采用凸缝或平缝。浆砌较规则的块

材时,可采用凹缝。

13.6.2勾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砌体砂浆强度,一般主体工程不低于M10,附属工

程不低于M7.5。流冰和严重冲刷部位应采用高强度水泥砂浆。

13.6.3石砌体勾缝应嵌入砌缝内约20mm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

勾缝。干砌片石勾缝时,应嵌入砌缝20mm以上。

13.6.4干砌片石护坡、锥坡的勾缝,宜待坡体土方稳定后进行,除设计有规定外,

一般可做平缝。

13.6.5浆砌砌体,应在砂浆初凝后,洒水覆盖养生7~14d。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

振动或承重。

91

13.7质量检验及质量标准

13.7.1对砂浆及小石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按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分别制

取试件,重要及主体砌筑物,每工作班应制取试件2组;一般及次要砌筑物,每

工作班可制取试件1组。拱圈砂浆应同时制取与砌体同条件养护试件,以检查各

施:正阶段的强度。

小石子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方法同一般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合格条件如

下:

1同等级试件的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

2任意一组试件最低值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

13.7.2砌体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体所用各项材料类别、规格及质量符合要求。

2砌缝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铺填饱满,强度符合要求。

3砌缝宽度、错缝距离符合规定,勾缝坚固、整齐,深度和型式符合要求。

4砌筑方法正确。

5砌体位置、尺寸不超过允许偏差。

13.7.3墩、台砌体位置及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如表13.7.3。

13.7.4拱圈砌体允许偏差如下:

1拱圈和拱上砌体侧面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有镶面时为+20mm,-l0mm;

无镶面时为+30mm,-l0mm。

2拱圈厚度不小于设计值,超厚不大于设计值的3%。

3拱圈侧面粗料石镶面两邻接砌块表面彼此错位不大于3mm。

4拱圈侧面块石镶面两邻接砌块表面彼此错位不大于5mm。

5内弧线偏离设计弧线,当跨径小于等于30m时,为±20mm;当跨径大于

30m时,为±1/1500跨径(对于拱式桥涵、箱涵、圆管涵为净跨径)。

表13.7.3墩、台砌体位置及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名称类别

允许偏差(mm)

轴线偏位10

片石+40,-10

块石墩台宽度与长度+30,-10

粗料石+20,-10

片石30

块石20

大面积平整度

(2m直尺检查)

粗料石10

片石0.5%H竖直度或坡度

块石、粗料石0.3%H

墩台顶面高程±10

注:①H为墩台高度;

92

②混凝土预制砌体允许偏差可按粗料石标准执行。

13.7.5浆砌片石基础位置及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见表13.7.5。

表13.7.5浆砌片石基础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mm)

轴线偏位25土质±50

平面尺寸±50

基底高

程石质+50,-200

顶面高程±30

13.7.6浆砌片石、块石挡土墙位置及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见表13.7.6。

表13.7.6浆砌片石、块石挡土墙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mm)

平面位置50顶面高程±20

表面平整度片石30,块石20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值

竖直度或坡度0.5%H底面高程±50

注:H为砌体高度。

13.7.7侧墙砌体位置及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见表13.7.7。

表13.7.7侧墙砌体允许偏差

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无镶面+30,-10外侧平面偏位(mm)

有镶面+20,-10

宽度(mm)+40,-10

顶面高程(mm)±10

片石砌体0.5%

竖直度或坡度块石、粗料石、混凝土块镶

0.3%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知识推荐
工伤鉴定等级一级的标准是什么
骑车上班路上摔伤算工伤吗
劳动仲裁要准备什么材料:
2025-01-10
儿子不赡养父母怎么办、该上哪个部门告儿子
可以到居委会,或村委会请求帮助调节。达不到目的,可以到本地法院提出诉讼。
可能感兴趣
萤火法务 法律知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十)
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2003-2026 萤火法务 皖ICP备2020017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