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订单和合同的法律区别
订单和合同的法律区别:订单相当于一种格式比较简单的合同。二者的区别在于,订单所约定的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基本是约定俗成的,用于买卖不确定因素较少的产品,譬如公司向办公用品供应商下个订单买10箱打印纸。而合同更具有法律效应,用于有很多条款需要双方约定的产品或服务,譬如公司向系统集成商购买一套CRM系统,购买的项目可能包括硬件、软件、安装和培训等等内容,以上项目的交付、付款和售后服务等条款需要双方订立购买合同来约定;这是靠一张订单就不能满足要求了。
二、签订合同的流程是怎样的
1.立项:根据立项依据及资金来源(预算内与预算外)等进行。
2.意向接触:确定合作主要条件及运作方式,开展相关合作条件或价格方面的咨询,或者按招投标管理规定组织招标。
3.资信调查:确定合作主体是否符合签约要求、是否具备履约合同的能力。
4.草拟合同(协议)文本、谈判:经办部门根据项目进行草拟合同(协议)文本后,与合作主体进行谈判,就合作条款达成共识。
5.审查会签:萤火法务网提醒您,承办人填写《合同送审责任表》,附合同草案,连同合同立项依据、他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证明材料,送会签部门、分管领导、法律顾问、公司领导审查。
6.签订合同。
三、合同违约赔偿的原则有哪些
1.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
2.合理预见原则。完全赔偿原则是对非违约方的有力保护,但从民法的基本原则出发,应将这种损害赔偿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赔偿损失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3.减轻损害原则。也叫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损失扩大原则,是指在一方违约并造成损害后,受害人必须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损害的扩大,否则,受害人应对扩大部分的损害负责,违约方此时也有权请求从损害赔偿金额中扣除本可避免的损害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