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行为的司法解释
2024-05-23 15:55:00 平台律师整理
导读:
职务行为的司法解释有什么?涉及哪些因素?本文为你解读职务行为的司法解释、认定标准及相关法规,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职务行为的法律边界和责任归属。
展开全文
一、职务行为的司法解释
职务行为在民法和刑法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在民法中,职务行为是由于职务赋予而去履行相关职责的行为,并非所有由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的行为都是职务行为,法人代表也具有职务行为能力。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七十六条〔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职务行为的认定标准
认定职务行为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看行为是否有经营者的授权,或者行为人是否是雇佣关系中的工作人员。这是判断职务行为的基础。
2.行为是否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也是判断职务行为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如果行为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那么更有可能被认定为职务行为。
3.行为是否以经营者的名义或身份实施,也是判断职务行为的重要标准。如果行为是以经营者的名义或身份实施的,那么更有可能被认定为职务行为。
4.行为与职务是否有内在联系,如行为的内容是否是工作需要,是否符合雇主雇用的目的,行为是否具有为法人谋利的意思,也是判断职务行为的关键。
关于职务行为的认定,你还有哪些疑问?快在萤火法务网上发起咨询,与专业律师深入交流,让法律小助手萤火法务网为你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知识推荐
劳务派遣三方合同能解除吗

合同到期公司倒闭怎么如何支付赔偿金


卖礼品卡为什么被判非法经营
2025-01-22
儿子不赡养父母怎么办、该上哪个部门告儿子
可以到居委会,或村委会请求帮助调节。达不到目的,可以到本地法院提出诉讼。
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