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2024-06-04 23:20:00 平台律师整理
导读:
本文详细解读了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和守法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合同撤销的条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合同法的实际应用。
展开全文

一、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合同法已经失效,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合同法在调整合同关系时所应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准则。这些原则贯穿于合同法的始终,是合同法效力的基础和源泉。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自愿原则: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这意味着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应当由当事人自愿决定,不得被强迫或限制。

3.公平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意味着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应当公平合理地确定权利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或规避义务。

4.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意味着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应当诚实守信、善意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得有欺诈、胁迫等恶意行为。

5.守法、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二、合同法的撤销条件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可以因以下情况而被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如果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存在重大误解,导致合同的内容与真实意图不符,那么受误解的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2.显失公平的合同:如果合同的内容明显违反了公平原则,导致一方当事人遭受了明显不公平的损失,那么受损的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如果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采取了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了合同,那么被欺诈的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如果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采取了胁迫手段,使对方在恐惧或压力下订立了合同,那么被胁迫的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5.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如果一方当事人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的情况下,利用对方的无助或无知订立了显失公平的合同,那么受损的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撤销权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或丧失撤销权。同时,撤销权的行使也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即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对合同法的原则和规定有疑问?萤火法务网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让我们携手,共同维护公平公正的合同环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知识推荐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如何认定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
夫妻双方都想要孩子抚养权,法院一般依据哪些因素来判决?
卖礼品卡为什么被判非法经营
2025-01-22
儿子不赡养父母怎么办、该上哪个部门告儿子
可以到居委会,或村委会请求帮助调节。达不到目的,可以到本地法院提出诉讼。
可能感兴趣
萤火法务 法律知识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2003-2026 萤火法务 皖ICP备2020017053号